
第263条原文 少阳之为病,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也。 一、历代医家原文解读 成无己认为这是少阳病提纲。
少阳主胆,胆热上蒸就会口苦;
热邪灼伤津液就会咽干;
少阳风火上扰清窍就会目眩。
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,是少阳病的确切依据。
柯琴提出,口苦是胆热上溢导致的;
咽干是少阳火盛灼伤津液引起的;
目眩是风火相互煽动,上扰空窍造成的。
这三个症状是少阳枢机不利、胆火上炎的特征。
尤怡表示,少阳位于半表半里,其经脉循行胁部、联络眼睛。
邪气侵入少阳,胆火上炎,所以口苦;
火盛损伤津液,所以咽干;
风阳上扰,所以目眩。
这是少阳病的主证。
黄元御认为,少阳相火不能下降,反而上炎,因此出现口苦;
火邪烁伤肺金,津液受损,因此咽干;
甲木逆冲,风火升腾,因此目眩。
这三个症状是少阳病的确切指征。
刘渡舟指出,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三个症状,反映了少阳胆火内郁、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。
这是少阳病的辨证要点,临床中只要见到其中一个症状即可诊断,不必三个症状都具备。 二、综合解读: 六经辨证思维 认为此条是少阳病提纲证。
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阳证,以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为特征。
口苦是胆热上蒸导致的,咽干是热盛伤津引起的,目眩是风火上扰造成的。
这三个症状反映了少阳枢机不利、胆火上炎的基本病机,是少阳病的辨证要点。 圆运动一气周流 从黄元御理论分析,少阳属相火,主司枢机。
少阳发病则相火不能下降,反而上炎。
胆火上逆就会口苦;
火邪烁伤肺金就会咽干;
风火升腾就会目眩。
这是一气周流在少阳枢机环节受阻,相火不能潜藏,上逆引发的病症。 此证为少阳郁热,可能会在清解少阳的同时,注意保护中焦阳气。
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,可能会辅以扶正的药物,或者在热退之后立即转入温补的方法。 中医底层逻辑 本条体现了“少阳郁火”的核心病机。
从五行来看,肝胆属木,郁滞日久会化生火邪;
从六经来看,少阳为枢机,枢机运行不利;
从气血津液来看,火盛损伤津液,气机郁滞不畅。
治疗上应当和解少阳,清透郁热。 三、少阳病机与辨证要点 核心病机 少阳枢机不利,胆火上炎 病位特点 半表半里 证候特征 口苦:胆热上蒸所致
咽干:热盛伤津引起
目眩:风火上扰造成 伴随症状 往来寒热、胸胁苦满、默默不欲饮食、心烦喜呕 四、治疗原则与方药推论 根据少阳病机,治疗应当以和解为主: 1. 小柴胡汤(《伤寒论》主方) 组成: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半夏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
功效:和解少阳,清透郁热
方解:柴胡、黄芩负责清解少阳郁热;
半夏、生姜能够和胃降逆;
人参、甘草、大枣可以扶正达邪。 2. 黄芩汤(《伤寒论》) 组成:黄芩、芍药、甘草、大枣
功效:清泻少阳里热
适用:少阳热盛,偏于里热的患者 五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相关药物分析 柴胡 《本经》原文:味苦平,主心腹肠胃中结气,饮食积聚,寒热邪气,推陈致新。
解读与体会:柴胡是少阳病的主药,其“主寒热邪气”的功效正好契合往来寒热的症状,“推陈致新”的作用有助于枢转气机。 黄芩 《本经》原文:味苦平,主诸热黄疸,肠澼泄利,逐水,下血闭,恶疮疽蚀火疡。
解读与体会:黄芩味苦性寒,能够清解少阳胆热,其“主诸热”的功效正好对应口苦、咽干的症状。 半夏 《本经》原文:味辛平,主伤寒寒热,心下坚,下气,喉咽肿痛,头眩胸胀咳逆,肠鸣,止汗。
解读与体会:半夏具有降逆和胃的功效,其“主头眩”的作用正好契合目眩的证候。 六、总结与传承创新 第263条作为少阳病提纲,以简驭繁,通过口苦、咽干、目眩三个典型症状,揭示了少阳病的基本病机特征。 少阳病辨证要点 1. 抓主证:口苦、咽干、目眩是少阳病的特征性症状
2. 辨病位:病位在半表半里,枢机运行不利
3. 察病机:核心是胆火上炎,枢机不利 临床应用思路 1. 发热性疾病:用于感冒、流感等出现少阳证的情况
2. 消化系统疾病:用于胆囊炎、肝炎等属于少阳郁热的病症
3. 神经系统疾病:用于偏头痛、眩晕等属于少阳风火的病症
4. 精神情志疾病:用于焦虑、抑郁等出现少阳枢机不利的情况 现代扩展应用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、胆汁反流性胃炎、前庭神经炎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学术价值 本条体现了仲景学说的多个重要学术思想: 1. 提纲挈领:通过典型症状把握疾病本质
2. 病机深刻:揭示少阳枢机不利的核心病机
3. 辨证精准:三个症状同时出现,诊断明确
4. 治疗原则:确立和解少阳的治疗大法 临床运用要点 抓住口苦、咽干、目眩这一核心证候群;
注意少阳病“但见一证便是,不必悉具”的辨证特点;
结合其他少阳证候,如往来寒热、胸胁苦满等;
掌握和解法的运用时机和禁忌。 在临床中深入体会少阳病提纲的深刻内涵。
少阳为枢机,在六经传变中具有特殊地位,理解少阳病机对把握疾病传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惠融配资-线上杠杆炒股-加杠杆炒股的平台-上海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